RGC RGB图像

Neurocean大约 4 分钟案例案例

视网膜结构

在灵长目动物的初级视觉处理阶段,视网膜具有不可替代且十分关键的作用,首先通过光感细胞(视感和视锥)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, 并通过双节细胞进一步处理后传递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(RGC),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一步产生动作电位, 将信息进一步投射到丘脑的外膝核(LGN),通过外膝核进一步投射到初级视觉皮层中。

Eye
Eye

灵长类动物之所以具有识别颜色的能力,是因为在视网膜中包括大量颜色提取相关的神经元,其中在光感受器中, 包含了三种不同的视椎细胞可以感应不同的波长的光刺激,分别为S视锥细胞、M视锥细胞及L视锥细胞(通俗地讲就是蓝色、 绿色及红色视锥细胞),是颜色识别的基础。

除了针对光强的中心周边感受外,针对颜色也有相似的处理机制。其中典型的是蓝-黄、绿-红颜色对比系统。

环路连接

光强处理RGC神经元接收R、G、B三类输入,在空间拓扑连接上形成中间周边的感受野

  • 小感受野,接收空间范围的感受野为周边一个像素,感受野是3x3
  • 中等感受野, 接收空间范围的感受野为周边两个像素,感受野是5x5
  • 大感受野, 接收空间范围的感受野为周边四个像素,感受野是9x9

样例展示

纯色展示

  • 原图
  • 结果

左图为ON形, 右侧为OFF型中心感受野

光强(小感受野)

光强(中感受野)

光强(大感受野)

蓝黄拮抗

绿红拮抗

大图片展示

  • 原图
  • 结果 左图为ON形, 右侧为OFF型中心感受野

光强(小感受野)

光强(中感受野)

光强(大感受野)

蓝黄拮抗

绿红拮抗

上次编辑于:
贡献者: damone